标签归档:COMSOL

毛细管力应用和仿真

毛细管力介绍

植物通过毛细作用将水分从根部输送到叶子,毛细管力使水能够沿着细管,即使在重力作用下也能持续输送;土壤中的孔隙可以看作是天然的毛细管,毛细管力帮助土壤保持水分,防止水分快速流失;在石油储层中,毛细管力是油水分离的关键因素。通过调节毛细管压力,可以优化石油的采收率;吸墨纸通过毛细作用吸收墨水,毛巾则利用毛细管力吸收水分,用于擦拭身体;油灯的灯芯通过毛细作用吸收油,使油能够持续燃烧,这些都是毛细现象,毛细现象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更在工业、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细管力是一种由液体表面张力引起的微观作用力,广泛存在于液体与固体界面或液体与液体界面之间。它源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使得液体表面倾向于最小化其表面积,从而产生表面张力。当液体进入细小的管道(毛细管)时,表面张力会驱动液体上升或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毛细作用。

毛细管力的大小与毛细管的半径、液体的表面张力、接触角以及液体的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这种力在微观尺度上非常显著,甚至可以克服重力,使得液体在细小通道中自发移动。

要理解毛细管力,首先需要认识它的两个”基石”:表面张力和接触角。

表面张力和接触角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间相互吸引的结果。液体内部的分子受到周围分子的均匀吸引力,而表面分子只受到下方和侧向的吸引力,这种不平衡导致液体表面趋向收缩,形成所谓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单位是N/m(牛顿每米),表示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的收缩力。

接触角则是描述液滴在固体表面上平衡时,液-气界面与固-液界面之间的夹角。接触角的大小由三种界面张力(固-气、固-液、液-气)的平衡决定,反映了液体对固体表面的”亲和力”:

接触角θ < 90°:液体润湿固体表面(亲水)

接触角θ > 90°:液体不润湿固体表面(疏水)

接触角θ ≈ 0°:完全润湿

接触角θ ≈ 180°:完全不润湿

液体的毛细行为强烈依赖于其润湿性:

亲液性系统(θ < 90°):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如玻璃管中的水;疏液性系统(θ > 90°):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如玻璃管中的汞。

润湿性不仅取决于液体性质,还与固体表面特性密切相关。通过表面处理(如等离子处理、化学涂层等)可以调控润湿性,从而控制毛细行为。

毛细管力最经典的数学表达来自杨-拉普拉斯方程,它描述了弯曲液面两侧的压力差(即毛细压力):

其中,ΔP是毛细压力(Pa),γ是液体表面张力(N/m),R₁和R₂是液面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曲率半径(m)。对于圆柱形毛细管中的液柱,曲率半径简化为R(毛细管半径),方程可简化为:

由此产生的毛细上升高度h可通过平衡毛细压力与静水压力得到:

其中,ρ是液体密度(kg/m³),g是重力加速度(m/s²)。

前述讨论主要关注平衡状态,而实际应用中往往涉及动态毛细过程。毛细渗透动力学:描述液体在多孔介质中前进的速度。经典的Washburn方程给出了圆柱形毛细管中液体前沿位置L与时间t的关系:

其中μ是液体粘度。该方程表明渗透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毛细数(Ca):是粘性力与表面张力之比的无量纲数,用于表征动态过程中两种力的相对重要性:

Ca ≪ 1:表面张力主导(如毛细管中的液滴、微小尺度流动)。

Ca ≫ 1:黏性力主导(如高速流动或高黏流体中,表面张力影响可忽略)。

其中,U是特征速度。低毛细数时表面张力主导,高毛细数时粘性力主导。

仿真中的微流体

在COMSOL Multiphysics 中,模拟毛细管力相关现象时,通常会涉及以下几种物理场及其耦合:

1.两相流物理场

两相流物理场是模拟毛细管力现象的核心物理场之一,用于描述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界面运动。COMSOL 提供了两种主要的两相流模型,水平集法和相场法。两相流,水平集方法通过水平集函数来追踪流体界面,适用于界面清晰且需要精确捕捉界面位置的情况。两相流,相场方法则是使用相场变量来描述流体界面,适用于界面较为模糊或需要考虑界面扩散的情况。根据comsol官网案例,可对比毛细管填充案例,水平集法和相场法边界条件设置的差异性。

水平集法:

相场法:

2、多孔介质物理场

当模拟多孔介质中的毛细现象时,会用到以下物理场:

多孔介质相传递:用于模拟多孔介质中不同相(如液体和气体)的输运过程,考虑了相对渗透率和毛细压力。

达西定律: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常与多孔介质相传递物理场耦合,用于计算流体的流动速度。

根据comsol官网案例,可了解低渗透性晶体上方的两相流 案例的边界条件设置

3、其他相关物理场

静电场:在某些情况下,如电场驱动的毛细现象(如泰勒锥),需要耦合静电场物理场来模拟电场对流体界面的影响。

润湿壁边界条件:用于设置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接触角,这对于模拟毛细管力的驱动和阻力至关重要。

微流体设计在前沿应用

纸基微流体(Paper-based Microfluidics):用于低成本即时诊断(如COVID-19检测试纸),依赖毛细作用实现样本自动分配。侧向流免疫层析测定法(LFIA)或免疫层析试验用来快速检测新冠。

单细胞分析:毛细微阱(Microtraps)捕获单个细胞,结合荧光检测研究细胞异质性。

汗液传感:基于毛细作用的微通道收集汗液,实时监测葡萄糖、乳酸(如加州理工的“皮肤贴片传感器”)。

微尺度相变传热:毛细力驱动冷却液在微热管(Heat Pipe)中循环,用于电子器件散热。

毛细驱动微型机器人:通过表面张力梯度操控液滴移动(如磁性液滴机器人用于靶向给药)。

药物输送系统:此处显示的模型描述了提供可变浓度的水溶性药物的药物输送系统的操作。在仿真中,固定体积和速度的液滴沿毛细管向下流动。毛细管壁的一部分由渗透膜组成,该渗透膜将毛细管内部与药物的浓溶液分开,该浓溶液在通过时会溶解到水滴中。通过改变液滴速度,可以调节液滴中药物的最终浓度。

液滴微流场技术:液滴微流场 技术能够形成大量均匀、可控和独立的小液滴。该场对于持续生成多乳液滴特别有用。多核乳液滴可用于生成具有特定排列的类似细胞内部结构的微尺度颗粒,从而在不同的生物工程学科中实现程序化的化学相互作用。(http://cn.comsol.com/blogs/analyzing-a-new-droplet-forming-fluidic-junction-with-simulation

毛细管力虽然源自微观尺度的分子相互作用,却在宏观世界展现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毛细现象的理解和控制将变得更加重要。掌握这一”微观”力量,或许将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宏观”难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毛细管力相关comsol案例可参考学习:

毛细管填充:相场法、水平集法相关案例

http://cn.comsol.com/model/capillary-filling-1878

低渗透性晶体上方的两相流:多孔介质相传递、达西定律

http://cn.comsol.com/model/two-phase-flow-over-a-low-permeable-lens-68081

接触类仿真 Contact Simulation

接触类仿真:从生活卡扣到工程应用的深度探索

引子:生活中的卡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卡扣结构——从手机壳的卡扣到家具的拼接部件,从汽车内饰的固定装置到电子设备的连接接口。这些看似简单的结构背后,大家知道吗,其实他们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接触力学原理。作为一名仿真工程师,我常常思考:如何准确地模拟这些接触行为?不同的仿真软件又是如何处理接触问题的?

基于本人以往仿真经验,咱们讨论一下主流仿真软件(Abaqus和Comsol)两款软件中的接触算法

一、Abaqus中的接触算法

Abaqus作为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标杆,提供了丰富的接触算法选项,其中接触类型有:

1.通用接触算法:适用于复杂接触场景,能自动处理接触对的识别

2.面-面接触:精度较高但计算成本也较高

3.点-面接触:计算效率较高但精度相对较低

其中接触方法包含硬接触和软接触,硬接触选择有:

1. 直接强制方式:使用Lagrange multiplier,严格满足无穿透条件

2. 接触罚函数法:通过”弹簧”概念处理穿透问题

3. 增广拉格朗日方式:增加叠代数,使用Penalty的方式,逼近真实行为。

软接触选择则包含有指数形式,线性形式和表格三种形式定义接触压力和过盈的关系。

Abaqus特别擅长处理大变形、大滑移的非线性接触问题,其接触算法在汽车碰撞、橡胶密封等工业应用中表现优异。

二、COMSOL中的接触算法

COMSOL作为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专家,其接触算法具有自身特点:

1.基于物理场的接触模型:可以自然耦合到其他物理场(如热、电等)

2.惩罚接触法:默认采用的方法,计算效率高

3.增广拉格朗日法:提供更严格的接触约束

4.粘附接触:可模拟粘接-脱粘过程

5.参数化曲面接触:对特定几何形状有优化

COMSOL的突出优势在于接触与其他物理场的无缝耦合,比如可以直接研究接触压力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三、其中两种软件核心差异对比如下:

软件AbaqusCOMSOL
算法侧重点力学精度和稳定性多物理场耦合
大变形处理优异良好
多物理场耦合需要用户设置内置自然耦合
接触对自动识别强大相对简单
计算效率取决于算法选择通常较高
学习曲线较陡峭相对平缓

四、接触仿真的重要拓展

1.接触力学与接触电阻

在电气连接器、开关设备等应用中,接触压力会显著影响接触电阻:

1.接触面积理论:实际接触面积远小于表观面积

2.膜电阻与收缩电阻:表面氧化膜和电流线收缩效应

3.Holm接触理论:经典的电接触理论框架

通过耦合力学接触和电接触模型,可以预测连接器的接触电阻随插拔次数、振动环境的变化。

2.接触传热分析

接触热阻是许多散热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1.表面粗糙度影响:微凸体决定了实际热传导路径

2.界面材料作用:导热硅脂、相变材料等的影响

3.接触压力-热阻关系:通常呈非线性关系

典型应用包括芯片封装散热、航天器热控制等。

五、科研与工程应用案例

案例1:连接器卡扣耐久性分析

使用Abaqus模拟插针卡扣在10万次开闭循环中的应力变化,预测塑性累积和失效位置,指导设计改进。

案例2:连接器接触电阻优化

在comsol中建立多物理场模型,分析不同镀层材料、接触正压力对接触电阻的影响,找到最佳参数组合。

案例3:动力电池模组膨胀力分析

研究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对电池模组接触压力的影响,优化约束设计。

结语

接触仿真作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关键技术,其精确度直接影响产品设计的可靠性。理解不同软件接触算法的特点,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是每位仿真工程师的必修课。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接触仿真正从宏观向微观尺度延伸,从单物理场向多物理场耦合深化,为产品创新提供越来越强大的支持。

【Python】Streamlit 应用 “COMSOL 颜色表预览”

Streamlit APP “COMSOL 颜色表预览”

有些客户在拿到基于COMSOL的分析结果后,会提出“当前云图颜色配色不满意,需要拿到COMSOL文件自己进行进行调色”。但是大部分时候我是不提供COMSOL文件的。不提供文件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 客户其实不会用这个软件,自己操作半天还是不会弄,最后还是返回来要我处理。
  • 对文件内些有独有技术的保护,不想外流。
  • 有些客户不懂有限元,看到文件内的操作不理解,会出现反复问询的情况,避免陷入反复自证吃了几碗粉的情况。
  • 有些客户拿到文件后自己的保密意识不到位,有外流风险。(以前出现客户拿到模型后毕业礼把模型文件卖给模型收集者,然后模型收集者又将文件挂到进行兜售交易。)

为了回绝客户的 “当前云图颜色配色不满意,需要拿到COMSOL文件自己进行进行调色”, 我开发一个在线的颜色表预览App,客户可以预览所有的COMSOL预置颜色表,选择好意向颜色表后进行反馈。

“COMSOL 颜色表预览” 应用入口

目前此APP仅对合作伙伴开放使用,如遇APP使用请及时联系我。欢迎各位给出宝贵意见~!

纯Python开发,使用了streamlit,pandas,pyvista等模块。

更新记录

2024年11月21日 V2.1

  • 增加了2D、3D默认视图的选择,方便对不同的维度的结果进行快速预览
  • 增加了颜色表的顺滑

2024年11月15日 V2.0上线

  • 增加COMSOL格式的colorbar渲染
  • 增加单个订单的多个场景预览选择
  • 在无查询订单状态下,增加了几个官方案例库里的后处理场景
  • 布局调整

COMSOL Matlablive 多参数研究,批量化运行+导出+自动整理

COMSOL软件的研究求解模块其实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参数化运行结构,但是对不同参数的研究的结果导出方面,还是需要很多手动设置操作的才能导出批量化数据。

比如以下情况:研究对线是一个催化反应器,需要入口温度、入口流速、反应器尺寸、反应物初始孔隙率等四个不同的输入参数进行单变量的不同输入值的影响研究。那么如果直接使用COMSOL来做的话,就需要使用参数化扫描对单个参数进行扫描,然后导出动画进行分解,并保存四个不同的mph文件,用于分别研究四个参数。

针对这种情况,其实可以用Matlab livelink来进行批量的单个参数的修改,并运行求解导出相关结果(mph、图、报告、表数据)。

% 1、定义要运行的参数组
model = mphopen('param_run.mph');  % 打开模型
% 设定参数组
param_name = ["T_in" "U_in" "d_ball" "eps_init"]; % 参数名称
param_unit = ["degC" "m/s" "um" ""]; % 参数单位
param_Value = [600 650 700 750 800;...  %参数值
                0.1 0.2 0.3 0.4 0.5;...
                75 150 200 300 500;...
                0.03 0.05 0.1 0.15 0.2];

% 2、 For循环运行所有参数组
for name=1:length(param_name) % 循环研究参数名
   for value=1:size(param_Value,2) % 参数水平
       % 记录输出
       tic;
       fprintf('Start simulation: %s=%s [%s]\n',param_name(name),num2str(param_Value(name,value)),param_unit(name));
       % 设定参数
       model.param.set(param_name(name),num2str(param_Value(name,value)),param_unit(name));
       % 运行计算
       model.sol('sol1').runAll;
       % 导出数据
       model.result.report('rpt1').run; % 导出报告
       model.result.export('anim1').run; % 导出动画
       model.result.export('anim2').run;
       model.result.export('anim3').run;
       model.result.export('anim4').run;
       model.result.export('anim5').run;
       model.result.export('anim6').run;
       model.result.export('anim7').run;
       model.result.export('plot1').run; % 导出出图数据表
       model.result.export('plot2').run;
       model.result.export('plot3').run;
       % 整理导出数据
       movefile("export_dir", strcat(param_name(name),"_", num2str(param_Value(name,value))));
       copyfile("export_file",strcat(param_name(name),"_", num2str(param_Value(name,value))));
       % 完成
       toc
   end
   % 设定回原参数
   model.param.set(param_name(name),num2str(param_Value(name,1)),param_unit(name));
end

COMSOL 自动化脚本批量导出动画 内置JAVA脚本

1、设定好几个要导出的动画;

2、然后录制宏,并写好循环方法;

for (int i = 1; i <= 9; i++) {
  model.result().export("anim"+i).run();
}

3、同时做好COMSOL设置;

4、运行第二步的方法即可;

以上是装B操作。


以下是真正全民适用的简单操作。

好吧,我发现如果只是需要导出全部内容,可以用:


小广告:COMSOL相关问题可以加琳泓大佬的群去找群友讨论

新群:569822214

开放群:566811107
群一:836281296
群二:594368389
群三:1080606488
群四: 678357196

COMSOL Matlab LiveLink Linux环境下启动

COMSOL在Ubuntu系统里装好之后,在安装过程中正确选择了Matlab安装位置的话,需要在COMSOL安装的bin目录下启动Matlab LiveLink.

./comsol mphserver matlab

不过经常出现启动后mphserver闪退,然后matlab打开后连不上的情况。目前还不知道怎么解决。


小广告:COMSOL相关问题可以加琳泓大佬的群去找群友讨论

开放群:566811107
群一:836281296
群二:594368389
群三:1080606488
群四: 678357196

COMSOL 参数化仿真自动导出报告

在使用COMSOL进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需要对多组参数进行仿真,输出对应参数仿真结果的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COMSOL 提供的matlab脚本进行参数化结果的输出。

%% 0 清除所有数据
clear all;clc;
%% 1 打开mph文件
model = mphopen('FuelCell0825b.mph');

%% 2 输入需要参数化研究的参数
spacing_Outlet = [4000 1800 823 378 170 74.7 30.9];
width_Outlet = [992  625  394  248  156  98  62];

%% 3 for循环,对所有参数进行参数化研究仿真。
for N=3:9
    %% 3.1 设定参数
    model.param('par2').set('N', num2str(N));
    model.param('par2').set('spacing_Outlet', strcat(num2str(spacing_Outlet(N-2)),'[um]'));
    model.param('par2').set('width_Outlet', strcat(num2str(width_Outlet(N-2)),'[um]'));
    %% 3.2 运行研究
    model.sol('sol1').study('std1');
    model.sol('sol1').attach('std1');
    model.sol('sol1').runAll;
    %% 3.3 导出word报告
    model.result.report('rpt1').set('filename', ['E:\08 Science Compass\2208082536 ' native2unicode(hex2dec({'9e' 'c4'}), 'unicode')  native2unicode(hex2dec({'63' '2f'}), 'unicode')  native2unicode(hex2dec({'4e' '91'}), 'unicode') ' ' native2unicode(hex2dec({'71' 'c3'}), 'unicode')  native2unicode(hex2dec({'65' '99'}), 'unicode')  native2unicode(hex2dec({'75' '35'}), 'unicode')  native2unicode(hex2dec({'6c' '60'}), 'unicode') '\N=' num2str(N) '.docx']);
    model.result.report('rpt1').run;
    fprintf("Export N = %d",N)
end

小广告:COMSOL相关问题可以加琳泓大佬的群去找群友讨论

开放群:566811107
群一:836281296
群二:594368389
群三:1080606488
群四: 678357196